您好,欢迎进入皖西学院图书馆官网!

汲古润今,勇毅前行——图书馆“耕读讲堂”第九期“国家宝藏:馆藏三朝本《三国志》的现代传奇”成功举办
发布时间:2024-04-15
浏览次数:161

中国文化源远流长,中华文明博大精深。古籍善本传承了中华文明千年文脉,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。为了做好新时代古籍保存和传承工作,推动我校师生坚定文化自信、赓续中华文脉、弘扬民族精神,410日下午,图书馆“耕读讲堂”第九期特邀图书馆研究馆员、安徽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舒和新,作“国家宝藏——馆藏三朝本《三国志》的现代传奇”主题讲座,讲座由图书馆副馆长赵咏梅主持,200余名师生参加。

讲座中,舒和新从我校图书馆古籍典藏概况、三朝本的历史由来、《三国志》的简介、《三国志》的现代传奇四个方面娓娓道来,讲述了馆藏宋衢州州学刻元明递修本温廷敬跋《三国志》的前世今生和背后的故事。

舒和新介绍,我校馆藏古籍和线装书22000册,其中有11部、近200册善本入选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》,23部入选首批《安徽省珍贵古籍名录》,馆藏古籍量全省第三,仅次于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大学。我校图书馆于2014年被文化部授予“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”,201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“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”,是全国高校图书馆中唯一一所学院层次入选的图书馆。

《三国志》共六十五卷,由晋朝陈寿撰,南朝宋裴松之作注,记录了魏文帝黄初元年(公元前220年)至晋武帝太康元年(公元前280年)魏蜀吴三国历史。最初,魏书、蜀书、吴书三志各自独立成书,于宋代合刻为《三国志》。皖西学院图书馆馆藏版本,全称宋衢州州学刻元明递修本温廷敬跋《三国志》,是《三国志》的早期版本之一,曾先后被民国时期藏书家温廷敬、沈仲涛收藏,留有温廷敬题写的2000余字、具有重要学术和文献价值的长跋,先后三次应邀参加文化部(现文化和旅游部)主办、国家图书馆承办的“国家珍贵古籍特展”,在国内古籍界产生重要影响,并成为展示我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重要名片。

本次讲座,是图书馆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策划的“读书月”系列活动与“走近古籍”系列活动之一,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师生了解馆藏典籍,体会历代古籍守护人薪火相传、甘于奉献的默默付出,感悟中华文化生生不息、绵延不绝的磅礴生命力,认识当代青年砥砺奋进、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,激励我们汲古润今,赓续文脉,传承创新,勇毅前行。(文/施小梅,周俊  图/李湘  审核/胡中应)